????? ?????????????????
2013-10-18 19:24 來源:cpp114 責編:???
- 摘要:
- 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Labelexpo???Labelexpo Asia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
【CPP114】訊:2013年10月17日,亞洲國際標簽印刷展覽會新聞發(fā)布會在上海召開,本屆展會營銷總監(jiān)戴偉忠(John Davy)在活動結束后接受了記者的采訪。
記者:Labelexpo Asia當初是在什么背景下選擇進入中國市場?在進入中國伊始,你們遇到了哪些問題和困難?是如何克服的?首屆展會給您留下怎樣的印象?
John Davy:2002年,在當時的全球經濟背景下,我們選擇在新加坡舉辦了一屆Labelexpo Asia(亞洲國際標簽印刷展覽會)。展會雖然很成功,但我們意識到世界“制造業(yè)中心”并非新加坡,而且那里的成本,如:人工、場館租金等都非常的昂貴。此時,正在快速發(fā)展的中國市場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,于是我們開始考慮讓展會落戶香港,希望通過香港這一“跳板”進軍內地市場。然而,香港與新加坡情況類似,由于制造業(yè)“北上”,在香港舉辦展會的各項費用其實也很高,如何吸引國內觀眾前往香港參觀展會也一直困擾著我們。經過幾番討論和思想“斗爭”,我們決定一步到位,直接在內地辦展,并最終確定上海為展會的主辦地,至于上海的辦展優(yōu)勢就不再贅述。
這個選擇的過程現(xiàn)在說起來很簡單,當時卻考慮了很長時間,并幾經論證。我們也曾多次前往這三個地區(qū)進行實地考察,走訪客戶,征詢他們的意見。要知道我們是一家英國的展覽公司,盡管我們對整個標簽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脈絡和展會的舉辦流程成竹在胸,但當時的中國市場對我們來說非常陌生,加之語言上的障礙,我們初到中國確實有“兩眼一抹黑”的感覺。與誰合作?如何合作?我們選擇的十分小心、謹慎。
慶幸的是,2003年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(INTEX),我們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標簽印刷展覽會(Labelexpo China),展會一炮而紅,盡管只有一個展館,但展出凈面積超過3200平米,更有超過5000名的專業(yè)觀眾前來參觀。
記者:回首過去十年,您覺得中國、以及中國標簽市場發(fā)生了怎樣的變化?
John Davy:十年前的中國標簽市場尚不發(fā)達,遠沒有現(xiàn)在這么成熟。當時市場上沒有這么多的制造商,標簽印廠、加工商的規(guī)模相對較小,地域分散。這十年,我感觸最深的是中國標簽市場發(fā)展速度驚人,達到了每年平均15%~20%的增幅。
記者:在Labelexpo進入中國的十年,留給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?您是否有一些有趣的故事愿意同我們的讀者分享?
John Davy:過去十年,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其實很簡單,就是中國本土制造商隊伍的發(fā)展壯大,譬如,設備制造商有:意高發(fā)、濰坊東航、浙江維岡、上海中天;材料加工領域有:廣東冠豪,上海金大等等。他們發(fā)展速度是如此之快,不僅成為中國標簽行業(yè)內有影響力的品牌,甚至出口海外。
當然回想過去十年,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拿出來分享。比如曾有一參展商,我們聞所未聞,在前一屆展會只訂購9平米的展位,但到下一屆竟然擴大至250平米,還同時展出了4臺設備。
記者:您是如何評價您在中國的同事和合作伙伴的?
John Davy:我們的中國同事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工作最努力、最勤奮的員工。他們不但工作兢業(yè),而且專業(yè)性很強。他們每個人都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,并具有印刷專業(yè)學歷或相關工作經驗。整個上海團隊與倫敦總部聯(lián)系緊密。我們在中國業(yè)務的拓展完全依靠他們,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了解中國商業(yè)文化,語言交流順暢,更因為他們是一批活力四射、工作充滿激情的年輕人。
而我們在中國的合作伙伴,更是行業(yè)內最優(yōu)秀的企業(yè)。其優(yōu)勢在于他們是某些領域內專業(yè)性非常強的企業(yè),總能掌握第一手的資訊,更重要的是我們合作多年,他們高效、務實,十分值得信賴。
當然,過去這十年也是我們自身成長的十年。只要回顧過去每屆展會的設計形象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我們正在從傳統(tǒng)走向現(xiàn)代、從平實走向個性化的演變過程。首屆展會,我們的形象很“大眾”,與其他任何展覽會相比沒有什么特別之處,而到今年的第六屆展會,再來看看我們的形象,已經發(fā)生了很大變化;2010年華南標簽印刷展覽會的機器人形象,以及2012華南標簽印刷展覽會以驅除您的印刷噩夢為主題的印刷小惡魔等等,從客戶的反響來看,完全達到令人過目不忘、卓爾不群的宣傳效果。
記者:過去十年是中國標簽業(yè)高速發(fā)展的十年,您認為是中國標簽業(yè)的發(fā)展成就了Labelexpo Asia的輝煌,還是Labelexpo的引進推動了中國標簽業(yè)的發(fā)展?
John Davy:我想答案是兩者兼而有之。展會最初的名字是“中國國際標簽印刷展覽會”(Labelexpo China)。隨著展會規(guī)模的擴大,參觀展會的觀眾和參展企業(yè)的地域分布越來越廣,已經覆蓋至整個亞洲市場,而不僅僅是中國,因此,展會更名為“亞洲國際標簽印刷展覽會”(Labelexpo Asia)。標簽印刷是一個正在上升的新興產業(yè),它作為一個獨立的細分市場和類別存在并不是很久。以前中國沒有成型的標簽印刷專業(yè)展會,在一些大型的綜合印刷展上,標簽設備、材料制造商和供應商混雜于其他展商中間,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都要費心費力,才能找到對的人和適合的產品。而我們所做的就是將標簽印刷從傳統(tǒng)的商業(yè)印刷中獨立分離,專項舉辦標簽印刷展覽會,展會的規(guī)模不一定要大,但一定要專業(yè)和深入,能真正做到為這個行業(yè)服務。
記者:Labelexpo Asia當初是在什么背景下選擇進入中國市場?在進入中國伊始,你們遇到了哪些問題和困難?是如何克服的?首屆展會給您留下怎樣的印象?
John Davy:2002年,在當時的全球經濟背景下,我們選擇在新加坡舉辦了一屆Labelexpo Asia(亞洲國際標簽印刷展覽會)。展會雖然很成功,但我們意識到世界“制造業(yè)中心”并非新加坡,而且那里的成本,如:人工、場館租金等都非常的昂貴。此時,正在快速發(fā)展的中國市場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,于是我們開始考慮讓展會落戶香港,希望通過香港這一“跳板”進軍內地市場。然而,香港與新加坡情況類似,由于制造業(yè)“北上”,在香港舉辦展會的各項費用其實也很高,如何吸引國內觀眾前往香港參觀展會也一直困擾著我們。經過幾番討論和思想“斗爭”,我們決定一步到位,直接在內地辦展,并最終確定上海為展會的主辦地,至于上海的辦展優(yōu)勢就不再贅述。
這個選擇的過程現(xiàn)在說起來很簡單,當時卻考慮了很長時間,并幾經論證。我們也曾多次前往這三個地區(qū)進行實地考察,走訪客戶,征詢他們的意見。要知道我們是一家英國的展覽公司,盡管我們對整個標簽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脈絡和展會的舉辦流程成竹在胸,但當時的中國市場對我們來說非常陌生,加之語言上的障礙,我們初到中國確實有“兩眼一抹黑”的感覺。與誰合作?如何合作?我們選擇的十分小心、謹慎。
慶幸的是,2003年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(INTEX),我們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標簽印刷展覽會(Labelexpo China),展會一炮而紅,盡管只有一個展館,但展出凈面積超過3200平米,更有超過5000名的專業(yè)觀眾前來參觀。
記者:回首過去十年,您覺得中國、以及中國標簽市場發(fā)生了怎樣的變化?
John Davy:十年前的中國標簽市場尚不發(fā)達,遠沒有現(xiàn)在這么成熟。當時市場上沒有這么多的制造商,標簽印廠、加工商的規(guī)模相對較小,地域分散。這十年,我感觸最深的是中國標簽市場發(fā)展速度驚人,達到了每年平均15%~20%的增幅。
記者:在Labelexpo進入中國的十年,留給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?您是否有一些有趣的故事愿意同我們的讀者分享?
John Davy:過去十年,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其實很簡單,就是中國本土制造商隊伍的發(fā)展壯大,譬如,設備制造商有:意高發(fā)、濰坊東航、浙江維岡、上海中天;材料加工領域有:廣東冠豪,上海金大等等。他們發(fā)展速度是如此之快,不僅成為中國標簽行業(yè)內有影響力的品牌,甚至出口海外。
當然回想過去十年,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拿出來分享。比如曾有一參展商,我們聞所未聞,在前一屆展會只訂購9平米的展位,但到下一屆竟然擴大至250平米,還同時展出了4臺設備。
記者:您是如何評價您在中國的同事和合作伙伴的?
John Davy:我們的中國同事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工作最努力、最勤奮的員工。他們不但工作兢業(yè),而且專業(yè)性很強。他們每個人都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,并具有印刷專業(yè)學歷或相關工作經驗。整個上海團隊與倫敦總部聯(lián)系緊密。我們在中國業(yè)務的拓展完全依靠他們,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了解中國商業(yè)文化,語言交流順暢,更因為他們是一批活力四射、工作充滿激情的年輕人。
而我們在中國的合作伙伴,更是行業(yè)內最優(yōu)秀的企業(yè)。其優(yōu)勢在于他們是某些領域內專業(yè)性非常強的企業(yè),總能掌握第一手的資訊,更重要的是我們合作多年,他們高效、務實,十分值得信賴。
當然,過去這十年也是我們自身成長的十年。只要回顧過去每屆展會的設計形象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我們正在從傳統(tǒng)走向現(xiàn)代、從平實走向個性化的演變過程。首屆展會,我們的形象很“大眾”,與其他任何展覽會相比沒有什么特別之處,而到今年的第六屆展會,再來看看我們的形象,已經發(fā)生了很大變化;2010年華南標簽印刷展覽會的機器人形象,以及2012華南標簽印刷展覽會以驅除您的印刷噩夢為主題的印刷小惡魔等等,從客戶的反響來看,完全達到令人過目不忘、卓爾不群的宣傳效果。
記者:過去十年是中國標簽業(yè)高速發(fā)展的十年,您認為是中國標簽業(yè)的發(fā)展成就了Labelexpo Asia的輝煌,還是Labelexpo的引進推動了中國標簽業(yè)的發(fā)展?
John Davy:我想答案是兩者兼而有之。展會最初的名字是“中國國際標簽印刷展覽會”(Labelexpo China)。隨著展會規(guī)模的擴大,參觀展會的觀眾和參展企業(yè)的地域分布越來越廣,已經覆蓋至整個亞洲市場,而不僅僅是中國,因此,展會更名為“亞洲國際標簽印刷展覽會”(Labelexpo Asia)。標簽印刷是一個正在上升的新興產業(yè),它作為一個獨立的細分市場和類別存在并不是很久。以前中國沒有成型的標簽印刷專業(yè)展會,在一些大型的綜合印刷展上,標簽設備、材料制造商和供應商混雜于其他展商中間,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都要費心費力,才能找到對的人和適合的產品。而我們所做的就是將標簽印刷從傳統(tǒng)的商業(yè)印刷中獨立分離,專項舉辦標簽印刷展覽會,展會的規(guī)模不一定要大,但一定要專業(yè)和深入,能真正做到為這個行業(yè)服務。
版權聲明:本文系cpp114獨家稿件,版權為cpp114所有。如需轉載,請務必注明出處(中華印刷包裝網)及作者,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-
相關新聞:
- ·2003年亞洲國際標簽印刷展覽會漸入佳境 2013.10.18
- ·Rotocontrol推出高端醫(yī)藥標簽檢測設備 2013.10.18
- ·F梁Np7U !?~/艆 2013.10.18
- ·2013亞洲國際標簽印刷展覽會于上海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 2013.10.17
- ·華東標簽印刷論壇:著眼模內貼標簽印刷發(fā)展趨勢 2013.10.12
- 關于我們|聯(lián)系方式|誠聘英才|幫助中心|意見反饋|版權聲明|媒體秀|渠道代理
- 滬ICP備18018458號-3法律支持: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
- Copyright ©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:18816622098